张桂运小课堂脑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三
时间:2020-8-9来源:饮食调养 作者:佚名 点击:次
皮肤粗糙的改善妙法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15262.html
治疗方法
动脉瘤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开颅动脉瘤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由于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动脉硬化、吸烟、炎症等因素导致局部的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的异常膨出。人群中颅内动脉瘤的患病率为2%—7%,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致死致残率极高,因此,对于有手术适应证的颅内动脉瘤应积极治疗。
年发表的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internationalsubarachnoidaneurysmtrial,ISAT)结果发现,血管内介入治疗与开颅夹闭相比能够降低残死率,改善临床预后,由此确立了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地位。从此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发展迅猛,随着修饰弹簧圈、辅助球囊、颅内动脉瘤治疗专用支架以及血流导向装置等的出现,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更为确切,已成为颅内动脉瘤首选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1:外科夹闭
外科夹闭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有很长的历史。患者于全麻下,神经外科医生开颅找到动脉瘤破裂部位,进行夹闭止血。为了进入脑,头骨的一部分(称为骨片)被取下。然后在动脉瘤的颈部周围放置一个金属夹,阻止血液进入。骨片被牢牢固定在位置上,洞被关闭。一旦夹闭,动脉瘤就治疗完成了。开颅手术的优点是复发率低,以及对于合并颅内血肿的患者可以同时进行血肿清除。但缺点是需要切开颅骨,移动脑组织以触碰动脉瘤,创伤较大且术后恢复时间较长。治疗方法2:介入栓塞术
介入栓塞术的腔内治疗方法已经使用多年。它的目标是将动脉瘤封闭组织血流进入来减少出血或者再次出血的风险。栓子不仅作为物理屏障,还作为凝血酶原药剂来刺激血凝块的形成。因为栓子栓塞的有创性比手术夹闭少,在病人上施加的生理应激反应可能被降低。患者于局麻或全麻下经动脉穿刺行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术。弹簧圈作为阻挡血流压力的机械屏障,从而起到隔离的作用。相比外科夹闭手术,动脉瘤栓塞的好处主要有:1、微创手术;2、减少住院时间;3、确切的治疗效果。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多数患者会选择这种更微创、安全性较高的介入治疗方法。国内接受血管腔内治疗也成为主流。但同时,栓塞治疗的并发症可能有动脉瘤破裂、不完全栓塞等情况。1.发生破裂出血的动脉瘤均应尽早进行病因治疗,以降低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风险。2.症状性未破裂动脉瘤也应尽早治疗,以避免症状继续加重,危及生命。3.对于直径5mm的无症状未破裂动脉瘤建议进行干预。如动脉瘤直径5mm应根据动脉瘤的形态、位置、数量和患者情况等综合判断,对于伴有子囊、多发、位于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后循环、有aSAH家族史或需长期口服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的动脉瘤患者推荐积极干预。4.未治疗的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建议对其进行动态随访,随访过程中发现动脉瘤进行性增大、形态改变者,建议进行干预。5.由于患有未破裂动脉瘤导致患者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工作生活的可适当放宽干预指征,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策略。6.动脉瘤的治疗方案(夹闭或介入),应依据患者特点和动脉瘤的特点等多因素考虑后制定。7.对于从技术上既可以开颅夹闭又可行介入治疗的动脉瘤患者,推荐行血管内介入治疗。8.后循环动脉瘤患者、高龄患者(70岁)、自发性aSAH评分较低(WFNS分级V/VI)患者以及处于脑血管痉挛期患者应优先考虑介入治疗。你可能还想知道
1.动脉瘤介入治疗会复发吗?
介入治疗复发率问题也是大家所关心的,以往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复发率较开颅动脉瘤夹闭术要高,但随着介入材料的飞跃式进步,各类支架及血流导向装置的应用,动脉瘤复发的几率大大降低,介入治疗已成为动脉瘤治疗的主流方式。2.再复发后如何处理呢?
可以根据情况再次栓塞或者开颅手术。
3.动脉瘤内的填塞物会脱落吗?
如果手术顺利,没有脱落,术后在动脉瘤口会长出新内膜,完全覆盖动脉瘤口达到解剖痊愈,不会脱落了。
4.介入术后可以做核磁共振吗?
完全可以。
感谢大家
- 上一篇文章: 介入治疗Onyx栓塞脑动脉瘤术前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