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会影响智力么
麻醉(anesthesia)一词源于希腊文narkosis,顾名思义,麻为麻木麻痹,醉为酒醉昏迷。因此,麻醉的含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
很多人手术后醒来,觉得思维混沌,所以常常会担心麻醉会对智力造成伤害,导致不少患者对麻醉持以抵抗消极的态度。那么,麻醉真的会影响智力吗?
百科妞先来现身说法,之前有过全麻手术的经历,醒来以后最多的不适是嗓子痛,头晕乃至思维混沌什么的并没有感觉到,智商嘛,应该也没有下降吧,不然早就被老板开了
然后来简单说明一下麻醉的原理~麻醉之所以可以消除疼痛,在于麻醉药阻断了痛觉的信号传输,大脑接受不到痛的信号,或者是暂时“麻痹”大脑,这样我们全身都感觉不到疼痛。
话说“是药三分毒”,这麻醉也是会有副作用的。目前应用到临床的麻醉药物安全性都很高,对于大脑已经发育完善的青壮年没有影响,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正在发育或退化的儿童和老人,可能会有影响。一些老人在接受大手术后,学习能力、记忆力短期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数天后可恢复,极少数人数月甚至永久都无法恢复。
最后,再来讲讲麻醉的发展史吧:
古代麻醉发展阶段:麻醉的发现与萌芽
从史前时期开始,古代医学的发展经历了悠久的岁月。人类在劳动和生活中,不断地寻找减除因灾害或禽兽引起的创伤或疾病疼痛的药物和方法。“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就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很久以来就千方百计寻找治病止痛的良药。在此其间出现过应用鸦片、大麻、曼佗罗等天然植物药物镇痛,但从麻醉的概念来看,不论其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均与现代麻醉应用的药物和方法无法相比,尚处在萌芽状态。
近代麻醉发展阶段:临床麻醉学的形成
从18世纪开始,乙醚等全身麻醉成功地应用于外科手术,是为近代麻醉学的开端。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许多医学家、化学家、包括外科医生、医学生等为麻醉药的发现和临床应用作出了贡献。同时使麻醉方法和药物在临床的应用多样化。针对手术麻醉过程中的问题,也从单纯的镇痛发展到麻醉期间及麻醉前后比较全面的处理,到20世纪30~40年代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逐步形成了临床麻醉学。
现代麻醉学的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50年代,在临床麻醉学发展的基础上,麻醉的工作范围与领域进一步扩展,麻醉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充实提高,麻醉操作技术不断改进完善,麻醉学科和专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迈进了现代麻醉学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表现在出现了大量专职从事麻醉专业的人员,由于麻醉工作范围与领域的扩展,麻醉学又分支出亚学科,随着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运用,促进了麻醉学的现代化
福州白癜风医院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 上一篇文章: 麻醉医生为什么要懂外科
- 下一篇文章: 术中唤醒麻醉对脑功能区的保护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