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心理抑制不住地想讲笑话你可能脑
现在给大家讲个笑话:
问:刚那个直肠科大夫跟他的心理医生说了什么?
答:我一整天都在赏菊。
这个开恶趣味玩笑的家伙出现在了两位神经病学家的病例报告上。《神经精神病学和临床神经科学杂志》刊登了这两位神经病学家的报告。报告中,他被诊断为自己欢愉式诙谐癖——病理性玩笑。
病人的问题:病人69岁。就医前,“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强迫性地开玩笑,”神经科专家们在文章中写道。该文章最近在发现博客-神经怀疑论者中发表。“采访中,病人表示,开玩笑通常会使他们产生愉悦感。但是,他强迫性要开玩笑、抖机灵的需求已经给他妻子带去了困扰,”他们写道。病人几乎每天深夜都叫醒他的妻子,“只为了给妻子讲他刚刚想到的笑话。”后来,在妻子的建议下,他把创作好的笑话写下来,不再叫醒沉睡的妻子。“结果,他带着将近50页的笑话来我们办公室。”
据BBC的大卫?罗宾逊报导,还有很多这样的奇葩案例:
问:你如何应对饥饿?
答:离自助餐桌远点不就好了。
真够冷的……这是什么鬼笑话。
我去机动车管理局领驾照。机动车管理局的人给我测试视力并说:“ABCDEFG,HIJKMNLOP,QRS,TUV,WXY还有Z。现在,我已经熟知字母了。我可以拿我的驾照了吗?”
诊断结果:该患者被诊断为“自己欢愉式诙谐癖”。“自己欢愉式诙谐癖”一词起源于德国,指“笑话瘾”。精神学家们通过治疗,发现该病人左脑尾状核和右脑额皮质发生了损伤。他的左脑尾状核损伤明显是由中风引起的,而且或许跟他不断讲笑话的症状没有必然联系。但是,精神学家们认为,右脑额皮质损伤很可能是蛛网膜下出血(即脑部和周围软组织出血)造成的。蛛网膜下出血通常是脑动脉瘤引发的。右部大脑额叶和欣赏幽默相关。其他自己欢愉式诙谐癖病例中,也观测到了右脑额叶损伤。
据罗宾逊报导,虽然自己欢愉式诙谐癖患者自己觉得他们讲的笑话很逗趣,但是他们往往不会考虑别人听到笑话后的感受。这也许在神经学下能解释得通。一些案例中,强迫性开玩笑似乎是痴呆早期的症状——更具体地说,是额颞叶性痴呆。这种疾病改变人领会他们感受的方式。患有额颞叶性痴呆的人可能会“无法理解或者漠视别人的感受——比如说一些伤人的话,无视别人的痛苦,在葬礼上开玩笑。”所有这些都使欢愉式诙谐癖听起来,并不好笑。
(本文来自蝌蚪五线谱)
近期课程
精选
List
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认证考试(网络课程报名中)
.10.29-30看得见的爱-婚姻家庭亲子关系公开课程导师:黄政昌(地点:长沙)
.11.26-27中华系统排列工作坊推广课导师:严成刚(地点:长沙)
.11.28-29中华系统排列工作坊导师:严成刚(地点:长沙)
.12.9-11操作性游戏治疗(儿童游戏治疗实操技术)工作坊
导师:林昆辉(台湾)(地点:长沙)
网络课程:
年10月中旬精神分析基础理论网络课程(讲师:马阁蔓)
.9.28情绪意识提升课《活出全新的自己》读书会招募简章导师:高翔
Tel
- 上一篇文章: 头颅CT图片及详解年轻医师轻松学
- 下一篇文章: 临床应用SilenZMRA精确诊断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