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病探医惠州三院成功隔绝腹主动脉瘤,

时间:2022-4-29来源:疾病症状 作者:佚名 点击:

近日

我院心血管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

再次为一名腹主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手术

成功拆除了随时引爆的“炸弹”

腹主动脉瘤

雪上加霜,肠癌合并腹主动脉瘤

79岁的刘老伯因便血在我院肛肠科就诊,诊断早期肠癌。主管医生建议尽早手术!不幸的是,在常规术前检查中刘老伯又发现了腹主动脉瘤!肛肠科主管医生立即联系了心血管科廖火城医生会诊。廖火城医生会诊后认为,该患者腹主动脉瘤直径已达6.5cm,本身就存在随时破裂风险,此时再次行肠癌根治手术,风险过大!建议转科先行处理腹主动脉瘤,再行肠癌根治术。患者第二天就转入心血管内科。

何为腹主动脉瘤?如何消除?

腹主动脉瘤是腹部大血管腹主动脉因老化(动脉硬化)而出现动脉血管壁的弹性缺失而出现扩张形成像气球一样的包块。不过,这个包块内充满的不是气体,而是流动的血液,由于血液的不断冲击,包块扩张变形到极限就会发生破裂。目前针对腹主动脉的治疗手段有两种:一是传统的开刀手术。主要是切除扩张血管,换上一段人造血管,用其替代动脉瘤所在部位的血管,恢复正常血液流通,这样就消除了动脉瘤破裂危险。另外一种是腔内介入治疗。腹主动脉腔内介入治疗术(EVAR)是通过患者两侧大腿股动脉处的两处0.5厘米穿刺口置入带膜的腹主动脉支架致腹主动脉瘤内,彻底隔绝腹主动脉瘤,达到治疗的目的,为业内公认的高精尖手术。尤其该项技术不需开刀,创伤小,风险低,恢复快,在近十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多数腹主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式!

多学科联手,巧拆炸弹

在心血管医学中心大主任肖纯副院长亲自指导下,由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心脏重症监护科及肛肠科多个学科共同组成的专家团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一致认为,该患者腹主动脉瘤诊断明确,直径已达手术指征。但因患者高龄,同时合并肠癌,行开刀行血管置换术风险过大。结合患者解剖条件合适,建议采用腹主动脉瘤腔内介入治疗术(EVAR),充分隔绝腹主动脉瘤后尽早行肠癌根治术。同时,术中应尽量保留患者双侧髂内动脉!

在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下,患者被送入DSA室。在肖纯副院长亲自指导下,由钟思干主任、廖火城医生及刘建平医生组成的手术团队凭借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花了将近2小时顺利的把带膜腹主动脉支架置入腹主动脉瘤腔内,彻底隔绝了腹主动脉瘤,并成功保留了患者双侧髂内动脉,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患者转入心脏重症监护室监护,在CCU医护团队的精心护理下,恢复良好,并于术后第四天转回肝肠科,最终顺利完成了肠癌根治术。目前回访患者,恢复良好!

带膜腹主动脉支架置入腹主动脉瘤腔内

如何早期发现腹主动脉瘤?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国的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腹主动脉瘤在65岁以上发病率约为8.8%。很多病人在无任何症状情况下,动脉瘤突然破裂,数分钟内大出血休克死亡,死亡率高达90%以上。因此,医学界把动脉瘤称为体内的“定时炸弹”。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和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均是因腹主动脉瘤破裂去世。

腹主动脉瘤早期可以无任何症状,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的中老年人应每年常规做超声检查腹主动脉。大多数腹主动脉瘤最初引起注意的是腹部搏动性包块,而这时动脉瘤体已经比较大了。

心内科廖火城医生再次提醒大家,一旦发现腹主动脉瘤,也不必过于紧张,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应对,可做CT进一步检查。对于小于5cm的腹主动脉瘤,可以密切观察,定期超声检查,有增大或濒临破裂征象者应立即手术。而腹主动脉瘤大于5cm时,也不应抱侥幸心理而不愿治疗,应尽快到院就诊,及时清除这个隐形杀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qbkow.com/jbzz/17193.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大脑动脉瘤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